【课程大纲】
v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论
v 一、管理心理学的研究
v 二、管理心理学的发展
v 1、管理思想的发展
v 2、管理科学的发展
v 3、管理心理学的发展
v (1)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准备
v (2)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的发展
v (3)美国及前苏联管理心理学发展
v 三、西方的人性观及管理理论
v 1、"经济人"假设与X理论
v (1)基本观点
v (2)相应的管理措施
v 2、"社会人"假设与人际关系理论
v 3、"自我实现人"假设与Y理论
v (1)基本观点
v (2)相应的管理措施
v 4、复杂人假设与机变理论
v (1)基本观点
v (2)对管理的启示
v 5、"文化人"假设与Z理论
v 6、对西方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评价
v 7、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启示
v 第二章 员工的个性心理与管理
v 一、作为个性个体的员工
v 1、人的基本属性
v 2、人的个性
v 3、个性的特点
v (1)个性的独特性与共同性
v (2)个性的整体性与可析性
v (3)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
v (4)个性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
v (5)个性发展的生物制约性、社会制约性
v 二、作为社会角色的员工
v 1、社会角色概述
v 2、员工角色
v 3、员工角色行为过程的特点
v 4、员工角色行为的效果特征
v 第三章 员工选用与管理
v 一、员工选用中的心理问题
v 1、员工能力发挥过程分析
v 2、员工选用的标准
v (1)选用员工的一般标准
v (2)选用员工的专业标准
v 1)专业知识
v 2)专业技能
v 3)专业情意
v 4)专业精神
v 3、员工选用的原则
v (1)用人之长的原则
v (2)竞争择优的原则
v (3)强调贡献的原则
v (4)能职相称的原则
v 4、管理者的用人品质
v 5、员工选用中的心理偏差
v 6、员工的有效任用
v (1)职务设计明确合理
v (2)了解员工的能力结构发展趋势
v 第四章 员工工作积极性问题
v 一、积极性的一般问题
v 1、积极性的基本含义
v 2、积极性的心理结构
v 3、人的积极性的特点
v 4、人的积极性的心理源泉
v 二、激励理论简介
v 1、行为主义的激励理论
v 2、需求层次理论
v 3、阿尔德夫的"生存、关系、成长"理论
v 4、双因素理论
v 5、成就需求理论
v 6、期望理论
v 7、公平理论
v 8、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
v 9、强化理论
v 10、学者理论
v 三、职工的需要与管理
v 1、需要的含义
v 2、需要的特点
v 3、需要的种类
v 4、员工需要的特点
v 5、职工需要的管理
v 四、动机的激发
v 1、动机的含义
v 2、动机的功能
v 3、动机的分类
v 4、影响工作动机的外部因素
v 5、职工工作动机的激发
v 五、管理目标与激励
v 1、目标的含义
v 2、目标的功能
v 3、确定目标的标准
v 六、管理中的感情激励
v 1、感情激励概述
v 2、感情激励的策略
v 3、感情激励的主要方式
v 4、日本的感情激励
v 七、心理挫折与管理
v 1、心理挫折概述
v (1)定义
v (2)挫折阈值
v (3)挫折引起的行为反应
v (4)心理挫折的防御机制
v 2、心理挫折的预防和调节
v 第五章 能力的管理
v 一、能力发挥过程分析
v 二、管理中的用人策略
v 1、选人的标准
v 2、选人用人的原则
v 3、管理者的用人品质
v 4、人才选用中的偏见
v 5、人才的有效使用
v 第六章 工作态度
v 一、态度概述
v 二、态度的形成与转变
v 1、态度的形成
v (1)个性特征的影响
v (2)个体与群体的关系
v 2、态度转变理论
v (1)认知失调理论
v (2)平衡理论
v (3)和谐理论
v (4)认知反应理论
v (5)预期价值理论
v (6)社会判断理论
v (7)参与转变理论
v 三、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
v 1、转变态度的途径
v 2、转变态度的方法
v 四、职业倦怠
v 1、职业倦怠
v 2、个人努力
v 五、员工的敬业度
v 1、敬业度的基本问题
v 2、敬业度的提高策略
v 六、员工的组织承诺
v 1、组织承诺的基本问题
v 2、组织承诺的提升策略
v 七、态度的测量
v 1、量表法
v 2、自由反应法
v 3、生理反应法
v 4、自然观察法
v 5、情境法
v 第七章 人际关系与管理
v 一、人际关系概述
v 1、人际关系的定义和特点
v 2、人际关系的结构
v 3、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
v 4、人际关系的功能
v 5、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
v 6、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
v 二、人际关系的管理
v 1、创设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条件
v 2、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属性
v 3、研究人际关系、控制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
v 三、人际关系的测量与改善
v 1、测量
v 2、人际关系的障碍与改善
v 第八章 管理者的情绪管理
v 一、职场员工EQ调查数据分析
v 二、EQ高与低的特征体现
v 三、情绪的来源与表现
v 1、情绪的来源
v 2、情绪的成分
v 3、影响情绪的因素
v 4、情绪的差异
v 5、负面情绪对管理者的影响
v 四、情绪的控制与被控制
v 五、情绪管控三原则
v 1、产生负面情绪的三个因素
v 2、情绪管控的三个原则
v 六、管理者对情绪的察觉与利用
v 1、低EQ的情绪发泄者
v 2、高EQ的情绪处理特质
v 3、对情绪的察觉
v 4、善用别人的情绪
v 5、管理者对人格特质的认知
v (1)人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
v (2)性格的分析
v 第九章 管理者的沟通
v 一、沟通概述
v 1、沟通的概念
v 2、沟通的三要素
v 3、沟通的基本模式
v 4、沟通的四个目的
v 5、沟通三行为
v 二、沟通中语言类型的解读
v 三、沟通中肢体行为的解读
v 1、诚恳礼貌行为
v 2、保护或伪装行为
v 3、暗示行为
v 4、其它肢体语言
v 四、沟通中对他人情绪的认知及响应
v 1、察言观色
v 2、耐心倾听
v 3、拒绝的艺术
v 4、赞美
v 五、高EQ者对话沟通的十个秘诀
v 1、学会让别人讲话
v 2、有条有理,以情动人
v 3、用好"我"字,用活"您"字
v 4、尽量别打断对方的谈话
v 5、少一些无味的话题
v 6、注意赞美和肯定对方,勿激怒对方
v 7、别道人长短
v 8、多些讨论,少些争辩
v 9、学会调动对方
v 10、善于聆听
v 六、EQ低的管理者糟糕的沟通模式
v 七、管理者要适当表达情绪
v 八、同理心
v 1、什么是同理心
v 2、同理心沟通三要素
v 3、同理心的两大区别
v 4、同理心两大准则
v 5、同理心对话案例分析
v 6、同理心沟通的实用技巧
v 7、同理心沟通分析演练
v 8、冲突中的同理心沟通应用
v 第十章 管理者的逆商管理
v 一、什么是逆商(AQ)
v 二、衡量逆商的CORE指标
v 1、控制
v 2、归因
v 3、延伸
v 4、耐力
v 三、自我压力管理
v 1、认知压力
v 2、适当的压力产生动力
v 3、压力的来源
v 4、降低压力值的途径
v 5、调适压力
v 6、管理者要让自己成为优质弹簧
v 四、如何缓解员工压力
v 1、员工压力认知
v (1)糖果鞭子法则
v (2)压力与绩效的关系
v 2、注意观察员工的异常情绪及行为
v 3、与员工保持通畅沟通
v 4、对员工给予肯定与重视
v 5、避免出现给员工压力感的行为
v 6、丰富员工活动,营造轻松氛围
v 五、管理者要勇于接受逆耳忠言
v 1、摒弃对忠言的逆反心理
v 2、接受忠言注意事项
v 3、建立忠言机制
v (1)配备相应的奖励机制
v (2)形成文化
v 第十一章 领导心理
v 一、领导心理概述
v 1、领导的定义
v 2、领导与管理的区别
v 3、领导的功能
v 4、领导者的影响力
v 二、领导有效性理论
v 1、领导特质理论
v 2、领导作风理论
v 3、行为理论
v 4、权变理论
v 5、领导理论研究的新进展
v (1)交易型领导
v (2)魅力型领导
v (3)领导的归因理论模式
v (4)诚信领导理论
v 三、领导集体与集体领导
v 1、集体领导的意义和原则
v 2、领导集体的心理结构
3、领导集体的团结
【课程背景】
21世纪是以"人"为本的世纪,是注重人性化领导与管理的时代,各种管理理论应运而生。管理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人,怎样识人、用人、育人,如何带领团队、辅导下属,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,将成为现阶段管理者的首要任务。心理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将在领导艺术与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【课程价值点】
企业由所有的员工组成,在激烈竞争的今天,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一批高素质、能面对各种挑战的人才。管理心理学从人的内心入手,旨在帮助员工在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、创新进取的良好状态。
管理心理学的培训将有助于:
您在管理中更好的应用心理学知识,带动下属,充满激情地向目标迈进;
您更能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,了解员工需求,使团队保持和谐的氛围;
您能更有效的自我激励和激励他人,带动部下朝着企业需要的方向前进;
总之您将拥有更强的影响力和领导力,并最终带领团队增进企业绩效!
课程目标:
1、帮助学员了解管理与心理学结合处,并在管理中得到良好运用;
2、帮助学员掌握人内在心理机制的模式和心理素质的提升途径;
3、掌握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,学会情绪沟通技能,减少管理内耗;
4、掌握良好的相处之道,更有效的领导团队,成为人性化领导者。
【课程对象】
中高层管理人员
【解决问题】
解决人的心理结构中情感、心态、责任、人际关系、社会组织等因素在领导过程中的弊端影响。
【学员收获】
1、帮助学员了解管理与心理学结合处,并在管理中得到良好运用;
2、帮助学员掌握人内在心理机制的模式和心理素质的提升途径;
3、掌握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,学会情绪沟通技能,减少管理内耗;
4、掌握良好的相处之道,更有效的领导团队,成为人性化领导者。
【企业收获】
不断创新产品服务,不断提升产品品质,让企业员工快速成长,推动企业快速、稳定向前发展
【课程时长】
12H
【报名须知】
联系方式:
联系人:刘小姐
手机:132-4640-0108
电话:020-29809100
邮箱:467722249@qq.com
网址:http://www.gzjxjw.com/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中268号天河广场天宝阁6C